数字物流信用bug解决在即,国家首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将出
中国首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就要出台了!
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共同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下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正式公开征求意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将是我国首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运输物流也是信用建设重点领域。该法第三十三条【商务诚信建设重点领域之十】明确提出: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交通运输信用体系,针对公路、铁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领域的工程建设、运输服务等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加强信用结果应用……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信用体系,规范运输企业经营,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
面向数字社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提出公共信息平台等信用建设。数字物流服务平台如何参与数字化信用体系建设?掌链本期《智在中国》带你了解数字物流信用体系。
一、最大的bug,难以取信的物流数字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的推出是国家在信用服务、融资授信、招标投标、商务合作等方面推进系统建设,依法依规开展信用监管,推进褒奖和惩戒的利器。
当前,物流被数字化和虚拟化最大挑战在于数字是否可信。如果不可信,就可能带来潜在交易风险和资金风险,这是我国物流数字体系中存在的最大BUG。
1.难取信的企业主体
公路货运是物流市场的主体,占到中国运输物流市场的75%以上,但头部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却微不足道。2021年全国公路货运总费用近5万亿元,但据中物联数据,2021年30家重点公路货运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1904亿元,市场仍以小散弱企业为主。
中小运输企业力量单薄,管理较为粗放,因为信息不对称,加上物流企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企业信用成本不断增加,致使物流运输企业大部分仍处在低价策略生存的阶段。
同时,在小、散、乱、差的传统货运环境下,代收货款服务普遍,又缺少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一旦遇到危机,大老板卷款跑路不乏其例,涉案金额少则几十万货款,多则几千万,整个行业诚信度极低。而近两年受疫情冲击,货运行业仅2022年上半年的低价揽货卷款跑路事件也不在少数,致使中小微货运商损失惨重。
为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交通运输部2018年12月21日试行推出《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而随着中国公路货运普遍数字化,物流数字信用亟待强化。
2.难获信的服务平台
数字货运发展给中国物流信用数字化带来一个新契机。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国网络货运行业整合社会运力360万辆,渗透率已达30.72%。但中小微货运企业信用不足取、难获取也让网络货运服务平台面临挑战。
除此之外,部分功能不完善的货运平台也在信用数据上存在问题。网络货运服务平台,对货运信用数据重视程度也不一而论。虽然头部的网络货运企业多采取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来强化数据信用,但不是所有平台都能如此。
从业态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方面看,网络货运充分发挥了数字交通促进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网络货运平台“开票”功能得到放大。“倒倒数据就能赚钱”“金额越大利润越多”……这让众多网络货运平台愿意为此铤而走险。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强调,网络货运经营者不得虚构交易、运输、结算信息,不得相互委托运输服务。可见,网络货运经营的核心是“数据与信息的真实性”。
开票、虚增订单数、基本没有实际业务场景存在,致使网络货运服务平台脱离了“货运”本质,进而产生大量虚假物流数据,增加信用风险。
二、企业的探索,如何为物流数据增信
1.源头数据,核准可信
数据撑起半边天。电商也好、物流也罢,数据既是制胜法宝,也是衍生价值宝藏。但数据绝不是量大就好,只有真实数据才能有效串联起司机、货主与平台。
随着信息部逐渐淘汰,网络货运服务平台成为广大货主、司机主要依赖的平台。在提高车货匹配效率的同时,网络货运服务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司机议价空间,存在交易数据作假等问题。
近两年,包括一些大型互联网货运平台就规范运营已被相关部门约谈多次,但因平台机制问题,整改效果有限,信用体系建设也很难看到实质性进展。
因此,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立足规范建设平台机制是确保源头数据真实的必要之举。同类企业中,有部分较早推出并打造出较为完善的司机和货主信用体系的平台,通过对货运全流程的介入,在源头上保证了业务的真实性,打造了完整可信的运力交易数据链。
货运平台链接了货主、司机,以线路、装运、匹配、价格等信用数据为纽带,既可建立司机与货主的双向信任机制,也可提高物流效率。
2.链条数据,全程穿透
实现数据价值的根本就要保证数据真实性。业务真实、场景真实才是数据真实的前提。
数据不能只看运输环节上的某一点,物流服务是动态变化的,也是多链滚动的。不只源头数据,货主与司机在每一个场景、每一笔业务、每一次应用都会产生数据。要将运输各节点的信息实现数据化,打通整个数据链条,把不同属性、不同维度的数据应用到各个场景体现新价值。
在这方面也不是没有“优等生”。秉承央企的社会责任和规范经营要求,隶属中国物流集团的中储智运,通过“智运罗盘”、“智运鹰眼”、“智运客服”等过程安全管控手段和服务系统,由发布、匹配、运输、结算、开票等环节出发。在中储智运平台曾有一货车司机中途想换货。但因中储智运平台凭借北斗导航、移动通信基站、车联网等四位一体的车辆在途轨迹监控以及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3小时内便成功帮助货主挽回15万元货物损失。
三、更大的挑战,智慧供应链的可信度
具有战略发展眼光的网络货运平台,目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亩三分地,更应该投向供应链全局。如何将供应链打造成智慧型、可信性数字供应链?
1.科技增信:加持数字供应链
要打造第三方供应链信用壁垒、建设智慧供应链还有赖于数字科技加持。只有真实的数据才能让生态内各方了解到真实有效相关情况。
借助于区块链上数据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公开透明的特点,给货主、司机、金融机构等多方供应链参与者展现多维立体的货运真实全貌,解决业务真实性的问题。
作为物流领域的“国家队”,中储智运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通过推出业内首款普惠数字物流金融产品“运费贷”,为供应链业务中商品交易、货物流通、金融保险等提供全过程跟踪监控和可信数据存证的数字信用服务,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业务风险,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数字物流信用和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基础正是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支撑,甚至不仅是依靠算法与技术,其大量真实交易数据的支撑不可或缺。
2.集成增信:完善数字供应链
数字化供应链是中国物流发展的目标。为了抢占先机,各大头部企业都在推进服务集成,搭建以信为基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
一方面,通过各模块不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为客户提供从原材料端到用户端的采销仓运配一体化服务,提升供应链数字化协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聚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商品贸易、货物交割、物流、支付结算、融资等各类数据元,实现供应链全过程跟踪监控和可信数据存证,解决供应链运转过程中的关键“信用”问题。最终,通过数据的流通,实现不同数据、不同系统间的互相增信,增加供应链流通效率。
仍然以中储智运为例,其平台上一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通过内部ERP与物流业务的数据交互及流程管控,全年降低物流费用超过3000万元,降幅达8%以上。
立足物流基本业务,在各类先进技术加持下,将真实数据反哺回供应链各方,构建真实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供应链,并结合实际场景发挥价值,这是网络货运服务平台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资讯排行榜
-
2022-12-01 13:24
-
2018-09-29 14:02
-
2018-09-29 14:04
-
2018-09-29 14:09
-
2018-09-30 09:15
资讯热门推荐
-
2022-12-01 13:24
-
2018-09-29 14:02
-
2018-09-29 14:04
-
2018-09-29 14:09
-
2018-09-30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