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陷入“人才之困”,该如何破解?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蓝皮书指出中国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已初步完善,行业发展进入提速期,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实现规模化发展。自2017年11月我国提出建设“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已发展了五年,从最开始的探索发展到深耕细作、推广普及的阶段。目前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关键词,也成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中国需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复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素养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由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需求持续提升。
“按照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计算,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人才缺口数量将达到254万人左右。”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在启动建设工业互联网数字人才培养基地的签署仪式上说道。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涉及的业务流程广泛,部分从业人员的经验水平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人才需要融合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现有人才队伍技能相对单一。
今年,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针对工业互联网人才发展,《报告》明确提出,要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工业互联网人才政策以指导企业选人、用人、培养人等工作。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层级人员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和专业评价工作。另外,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岗位舱”建设,在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设置相关岗位,为引入工业互联网人才留出空间。各大高校要率先探索工业互联网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支持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将已建成的实训基地向社会开放,吸引更多的人来锻炼工业互联网能力。
“产学研”的培养方式已在政府的报告中明确,但实际上这种形式早已在各大工业互联网企业中流行。“双跨平台”玩家已纷纷“下场”携手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2021年,树根互联网联合湖南信息职院机电学院,打造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用工业实践经验不断地培育出高质量的工业互联网复合型技能人才。2022年4月,科大讯飞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合工大—讯飞企业数字化联合实验室”,培养大量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数字化系统工程领域人才。2022年8月,海尔卡奥斯COSMOPlat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共建新一代工业智能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在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领域展开深入合作。除此之外,海尔卡奥斯还开展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教师研修开班,其培训成果已覆盖青岛、南京等多个城市。截至目前,研修班累计培训人次超过1000人,推动了职业院校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立。
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教师研修班现场
除了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头部大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上也表现亮眼。专注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鲁邦通物联网与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早在2019年,鲁邦通就与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启动校企合作,面向华工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设立“物联网”系列实验,截至目前共培育了超过300余名华工软件学院的学生。无独有偶,同样是总部位于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奥松电子,在2021年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共同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设立“奥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以及多项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培养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创新型综合性应用人才。
除了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也选择联手高校共同攻克科研难题,研发创新成果。百度智能云与清华大学共同推进全球首个十亿像素级视频数据集 PANDA 的建设工作,项目共完成7200余帧亿级像素图片,共计超过106万张切图的数据标注工作,极大地丰富了 PANDA 现有数据集。在电梯物联网领域,鲁邦通选择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电梯融合智能感知技术,双方共同研制出电梯智能融合传感器、边缘计算网关,建立了电梯管理云平台,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电梯物联网运维监测中数据监测和运行安全的难点问题。该项目成果在国内多个省份和海外部分国家大范围推广应用。
除了企业大力培养人才,政府部门也牵头联合各大高校、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相关工作。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立人才组,由工信部牵头,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北京东方国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研究、人才标准研制、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服务等系列工作。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产业涉及了各个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对人才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政策上的支持、还是产业的协同,亦或是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都缺一不可,多方的联手才可以补齐工业互联网人才短板。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基石,而人才则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大环境的需求推动下,在政策的支持下,工业互联网的各路玩家积极投身人才的培育中。当然,人才的培养必然面临着人才的流失,企业为培养人才付出较高的成本,同时承担培养出的人才“留不住”的风险。如何留住工业互联网人才?这也许是企业家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资讯排行榜
-
2022-12-01 09:10
-
2018-09-29 14:02
-
2018-09-29 14:04
-
2018-09-29 14:09
-
2018-09-30 09:15
资讯热门推荐
-
2022-12-01 09:10
-
2018-09-29 14:02
-
2018-09-29 14:04
-
2018-09-29 14:09
-
2018-09-30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