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加速不良资产处置 优化结构服务实体经济

期,银行业普遍加快通过资产证券化、收益权转让等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的步伐,多家大型银行期密集推出不良资产处置项目。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及行业调整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行业规模和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自2022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扩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加速出清。大湾区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曾圣钧表示,体来看,批量转让试点政策在专业集中处置个贷不良资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相关措施能够让金融机构轻装上阵,增强消费金融服务力度。

年来各大银行纷纷采取更多元化的市场化手段化解风险资产,向不良要利润,以此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升银行运营的稳健与安全。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高,公告挂牌成交单数达812单。转让方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中小银行等。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个人消费贷及经营贷款等领域。进入2025年,仅在3月份,中国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安银行、华夏银行等10余家银行在银登中心发布转让不良贷款公告,大部分个人贷款集中在消费贷、信用卡、经营贷等类别。如,3月21日,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发布了2025年第1期个人消费及经营不良贷款转让公告;3月18日,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2025年第9期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招商公告;3月4日,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发布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信用贷款)转让项目的招商公告。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对商业银行而言,不良资产收回难度较大,成功转让后,可以带来现金收入。最重要的是减轻银行资产质量包袱,为银行经营发展、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有效动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来源:财讯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